|
|
马玉昆
马玉昆
马玉昆(1837—1908),字荆山,亦作景山,蒙城县马集镇人。初以武童从毅军宋庆参加对捻军作战,积功至都司,后擢总兵。1847年与左宗棠部共同抗击阿古柏和沙俄侵略。1894年补授山西太原镇总兵,协助宋庆防卫旅顺口。 马玉昆父贯一,卖馍为生。马玉昆少年尚武,身材高大.好赌。23岁丧母后,前往在外当佃农的伯父家躲赌债。不久偷马一匹,逃到河南永城,应招当亳县蒋姓大户的护院家丁。 同治四年(1865年),投宋庆毅军,先后在邓州、淮路口、济阳等地剿捻,历升都司、守备。同治七年升副将,记名总兵,赏振勇巴图鲁称号。后随宋庆入陕、甘,在榆杯、金积堡等地,镇压马化龙、张长顺领导的回民起义军。保提督,赏穿黄马褂及博奇巴图鲁勇号。 同治十三年,马玉昆随乌里雅苏台将军金顺,西出嘉峪关,与左宗棠部一起,抗击中亚细亚浩罕汗国军事头目阿古柏勾结沙俄建立的哲德荷尔蒙王国。先后收复天山南北的达阪城、吐鲁番、托克逊,阿古柏走投无路,自杀于库尔勒。此后,马在征战之余,办屯垦,修水利十余年,为巩固边疆作出了贡献。 光绪十五年(1889年),马玉昆请假回到故乡。次年,调赴直隶办理营务。光绪二卜年,补授太原镇总兵。同年四月,朝鲜全罗、忠清两道民众,响应东学党起兵,打出“灭尽权贵”的旗号,日本借机出兵。朝鲜王室向清求援。清政府命马玉昆率毅军6营2000人赴援朝鲜。与马玉昆部同时入朝者还有左宝贵奉军、卫汝贵盛军及丰升阿奉天练军盛字营等,共计29营,14000余人驻守平壤。九月十五日,山县有朋大将率日军万余人进犯。清军主杵叶志超畏敌,主张弃城,马玉昆主战,率所部毅军坚守南门,在大同江东岸列阵,打退日军多次进攻.毙敌中队指挥官两名。次日,叶志超下令撤军。10月,从毅军统领宋庆防守鸭绿江连城防线。25日,日军由朝鲜义州越江来攻,首先进攻聂士成、马金叙防守的虎耳山阵地。在战斗危急时刻,马玉昆率部出援,奋勇杀敌。但由于守九连城的铭军刘盛休部不战而溃,清军防线全线瓦解。马玉昆随宋庆退走凤凰城。当时由辽东半岛花园口登陆的日本第二军入寇旅顺,旅顺危急。清廷调毅军回援。马玉昆又从宋庆回军西进,先后与日军战于金州、海城附近之马圈子、感王寨。失败后,随宋庆退守田庄台。 1895年2月下旬,清军数路联合反攻被日军占领的海城。24日,马玉昆、宋庆、徐邦道与日军战于大石桥附近的太平山。马玉昆率部防守山北之东、西七里沟及附近村落,奋力抵抗。并驰驱于冰雪间,督队力战。坐马中炮毙,重新易骑,继续督战。在战斗中,马玉昆被围垓心,率其亲兵闯出重围,因见我兵尚在围内,重复杀入,冲开一路,护之而出,其亲兵百人两次冲杀,仅剩二十余人,战马三易,均被炮毙。太平山之战是甲午中日战争的一次激烈战斗,双方伤亡惨重,日军除在战场上伤亡300余名外,并有大量士兵被冻伤,全军达千人以上。清军伤亡亦多,据宋庆所撰《大清敕建锦州毅军昭忠祠碑文》记载,毅军死于太平山者424人。 太平山失守后,马玉昆随宋庆退往营口,3月9日与日军战于田庄台。马玉昆守田庄台东北曹家湾子,虽奋勇抵抗,但由于主将宋庆指挥失误,被日军分路包围截杀而失败。从此清军在辽南战场全部瓦解。不久,战争失败,清政府向日本投降。甲午战争虽然失败了,但马玉昆的勇敢善战,却为日人所畏惧。太平山之战,连日方的战史中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兵颇为顽强,忠勇力战,决无退却之色。 1899年,擢浙江提督。次年复调还直隶。时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马玉昆率武卫左军抵御。初战天津,继战北仓,相持月余。卒以无援而败退。后慈禧太后挟光绪出走西安,命马玉昆随扈。第二年,还京,加太子少保。1908年病逝,追赠太子少保,赏加二等轻车都尉世职,谥忠武。 马玉昆乐善好施,关心桑梓。为兴办地方教育,他给蒙城、涡阳各捐银万两,给颍州捐银三千两,并在马集兴办义塾。还捐款给马集置祭田,修建界沟、葛沟桥。1906年,皖北洪灾,派员到六安、周口筹粮万石,救济灾民。光绪三十四年八月十九日,在通州防地病故。追赠太子太保,谥曰武忠,赏加世袭二等轻车都尉,令原籍及立功省份建专祠,国史馆立传。其子廉德、廉傅,其孙朝栋、朝梁,分别提升,赏皇银3000两,归葬于故里。
|
|
|
Copyright@2017 mcts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蒙城县图书馆 备案号:皖ICP备20006636号-3 当前网站总访问量 |